2016年,中国信用卡的累计在用卡总量为4.65亿张,同比增长了7.6%,信用卡跨行交易总额17.4万亿元,跨行交易笔数90亿笔。信用卡期末信贷总额为9.14万亿元,同比增长了29%,卡均授信额度为1.96万元,授信使用率为44.45%。信用卡在拉动居民消费和就业、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加快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努力贡献了重要力量。
1985年中国第一张信用卡—“中银卡”在珠海中行诞生,开启了中国信用卡产业30年的发展历程,从少数精英人士使用的“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目前,人们在工作、旅游、消费、娱乐、缴费等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普遍使用信用卡。
尽管信用卡拥有庞大的客户群和市场份额,以及银行的排他性发卡优势,品牌、资源、信用等背书优势,但是近年来互联网金融机构、非银金融机构大肆进入小额贷款、消费贷款等领域,事实上是翻版信用卡业务。央行发布的《2015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我国信用卡业务正在趋向饱和,增长缓慢,外部竞争加剧,继续简单粗暴的利息战、分期价格战将逐步成为过去式,而对于目标市场和客群的细分、提供差异化的定价和服务,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政策环境和银行机构调整
2016年央行颁布《关于信用卡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在信用卡透支利率、免息还款期限、取现限额等方面做出了相关规定。新规降低了消费者的信用卡透支日利率,且免息还款期也得到延长,有助于把更多自主权交给银行,如定价、违约金收取、费率确定等,有利于银行根据不同客户提供更具效率的差异化服务。
银行在信用卡部门的机构调整上也是动作频频。相较于企业贷款增长放缓和相对高不良率,各大银行将信用卡作为总体转型发展和广泛涉入消费金融的明星业务。
一是强化大事业部职能。例如,2015年工商银行在银行卡业务部和牡丹信用卡中心基础上,挂牌成立个人信用消费金融中心,整合建立无抵押、无质押、纯信用的个人贷款体系。从工行新整合推出的个人信用消费贷款系列产品来看,客户可通过工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直销银行以及即时通讯平台——融e联等渠道申请贷款,从申请到发放全程线上办理。
二是设立专业公司。1980年中国银行(香港)成立了首家信用卡专业公司——中银信用卡(国际)有限公司。近年来,光大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等上市银行都发布公告要成立信用卡公司。相比事业部运营模式,独立的子公司更具激励机制,以及规范化、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发展优势,不过尚需监管部门审批才能真正设立。
2、从信用贷款到消费场景化共享金融
在越来越多金融服务依托消费场景运作,使得产品定价、营销、风控更精准,而过去信用卡最大的瓶颈之一恰恰是与消费场景脱节,实际上银行多承担消费价值链分工的结算环节,因而更贴近、共享、营销和控制消费场景,成为信用卡业务增量的核心。
商业银行与拥有消费资源、用户自愿的机构合作,通过发行联名卡方式来低成本有效扩大市场占有率。客户共享与交叉销售提高了联名卡的发卡质量,使得联名卡成为信用卡的主要产品。例如,中信银行与ofo小黄车战略合作,双方正在押金监管、支付结算、跨境金融、资金托管、授信支持、市场营销、公益活动等多个领域开展合作。中信银行看中ofo的核心价值就是其增长迅猛、规模庞大的用户群,通过发布联名信用卡的方式,以共享拉卡拉POS机电签版单车这个消费场景切入。
3、虚拟信用卡迎合用户支付和信贷方式转变
虚拟信用卡最早是相对实体信用卡出现的,是一种不以实体卡片为载体的信用卡,只需要一个虚拟账号就可用于支付结算和信贷办理。例如,2014年3月11日阿里小微金融与中信银行共同推出国内首张虚拟信用卡,首批发行100万张。消费者在支付宝钱包内关注中信银行公众号,在公众号中进行在线即时申请、即时获准。获准后,中信银行会发放一个卡号给用户,用户可以利用这个卡号在线开通支付宝快捷支付,可进行网购、移动支付等各种消费。
不过2天后,3月13日,央行下发紧急文件《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关于暂停支付宝公司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等业务意见的函》,叫停支付宝、腾讯的虚拟信用卡产品,同时叫停的还有条码(二维码)支付等面对面支付服务。
不过,京东白条、阿里花呗等非银金融机构发行的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从功能、操作来看与虚拟信用卡差异化并不大。当然京东等也提出该业务属于信用赊销,而不是直接触及虚拟信用卡红线。
还有一些互联网金融机构推出的现金贷产品,通过与城商行和中国银联合作,将信用贷款账户打通,用户在使用云闪付功能线下消费时,扣款走的是其现金贷产品的信用额度。
银行发行的虚拟信用卡基本上和实体卡绑定。例如,领取POS机浦发银行推出的虚拟信用卡,必须是浦发信用卡持有人才能申请,最快一分钟核卡。如果不是浦发信用卡持有人,在线申请一张浦发实体卡的同时,可以申请虚拟信用卡(E-GO卡),实体卡核卡后E-GO卡即开通。
4、进一步向90后低收入群体长尾市场下沉
过去90后因为个人收入低、职场素人甚至为大学生、高中生,个人信用水平不高,不被银行重视。但是90后乐于和勇于接受新事物,初生期看上去那么不靠谱的互联网金融机构才有了第一批用户;同时90后霸屏了主流的互联网舆论阵地,互联网金融口碑效应才得以发酵,成为一种社会现象,继而顺利侵入大众市场。
对信用卡未来发展而言,与90后并非是单纯的供需关系,而是涉及种子用户培育、口碑传播甚至潜在主流客群维护的生死存亡大问题。
针对90后市场,一些银行的信用卡品牌形象、增值功能有了相应变化。例如,招商银行、中信银行、交通银行等与京东联合推出的小白信用卡,产品外观采取年轻人普遍爱好的简约风格设计,权益上多为用户考虑年费、消费优惠。
值得关注的是,2017年6月,银监会联合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禁止未经银行业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网贷机构开展校园贷业务,同时鼓励银行等合格放贷主体进入校园贷,并明确互联网平台可以提供助贷等服务。这意味着大学信用卡业务重新迎来井喷期。而在2009年,由于信用卡引导非理性消费、透支坏账等不良影响,银监会叫停了校园信用卡业务。
作者简介
刘洋研究员,消费金融学派发起人,消费新时代与金融科技、产业金融研究专家,广义消费金融、消费新时代、消费区块链等理论提出者,2017十大新金融畅销书作者,《消费金融论》《互联网消费金融》《实战理财:让你的财富滚起来》《股民随身宝》《区块链金融:技术重塑金融未来》《2016浙非产能合作发展报告》等10多部消费经济、普惠金融畅销书作者,20多家科研院所、行业协会、政府机构、新闻媒体聘任的专家顾问、研究员、兼职教授、研究院(副)院长。近年来承担各类研究咨询智库项目200多项,报刊杂志发表文章100多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经济、财经、中华工商时报等几百家媒体转载、采访和报道其学术观点,培训、演讲500多场,学员百万人次。
咨询热线(微信同号):18612399807、13980558726、13371739995
POS机代理 养卡POS机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hhrkala.com/11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