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报告代替一摞证明,上海41个领域企业信用报告查询“一码通行”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览青 上海报道
上海市正在逐步实现用一份报告代替一摞证明。
2022年,华岭股份仅用38天就在北交所走完从受理到上会的全部流程,创下A股史上最快上市过会纪录。在这一纪录背后,上海市浦东新区当时正在探索的“以信用报告替代行政合规证明”举措发挥了重要助力作用,为企业上市节省了大量宝贵时间。
近日,上海市出台《关于推行市场主体以专用信用报告替代有无违法记录证明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在前期探索基础上将在全市推行市场主体以专用信用报告替代有无违法记录证明。
这意味着,以往企业要分别前往各个行政机关开具的有无违法记录证明,在《方案》实施后,可以用一份专用信用报告来替代,并且专用信用报告由企业在信用中国(上海)网站自行开具、由系统自动生成,企业无需协调相关行政机关。
解决企业上市融资“急难愁盼”
“在我们帮助企业上市的过程中,最头疼的部分不是企业和中介机构的不配合,而是在各地方政府、各部门之间获取合规证明和无违法犯罪记录。” 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管理合伙人李强告诉记者。
据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管小军在政府新闻通气会上介绍,在以往涉及金融领域的应用场景,包括企业、中介机构等申请上市挂牌、再融资、并购重组,发行债券、银行贷款等,特别是拟上市企业在开具合规证明时,开具时间长、涉及部门多、职责不清晰,是困扰企业多年的难题。
POS机办理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一家国有大行了解到,在浦东新区试行以专用信用报告替代有无违法记录证明之前,该行发放信贷时需要获取两方面信息。第一是经客户授权的基础信息,包括征信记录、经营财务报表等;第二是企业违法记录、涉诉信息等,这部分需要通过银行的尽职审查以及客户经理通过外围系统查询。“过去的难点痛点主要是多头查询的问题。” 相关负责人提到,客户经理如果要拿到一份完整的客户画像,需要从不同端口去查询企业信息,查询费时费力,整合效率相对较低。
在今年3月1日《方案》正式实施后,上海企业只须登录信用中国(上海)网站,选择需要证明的时间范围(最早从2020年1月1日起)和领域(首批23个领域可选),在线申请便会得到一份由系统自动生成的专用信用报告,列明该企业在上海市行政区域内在选择的时间范围和领域内有无违法记录的具体情况。上海企业用这一份报告,就能够替代以往的一摞“行政机关出具的有无违法记录证明”,可以有效节约大量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
到今年7月1日,上海还将进一步推出市场主体“合规一码通”,届时企业甚至无需打印纸质报告,通过随申办“亮码”,要求提供证明的单位“扫码”就可查看企业专用信用报告,实现企业有无违法记录情况“一码通行”。 一清POS机 自2024年1月1日起,《方案》应用领域将从23个拓展至41个。
会上,管小军介绍,作为首批实施领域的出证单位,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市金融工作局)也将积极落实好实施《方案》的要求,做好将本市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区域性股权市场、典当行、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和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等地方金融组织的违法行为的信用信息,包括处罚信息、金融监管措施信息等,全量、准确地归集到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加强对已归集共享信息的核验,依法建立申诉、快速办理机制,并会同“一行两局”推动“合规一码通”在金融市场的广泛运用。
明确界定何谓“有无违法记录证明”
在上海之前,广东省、浙江省、安徽省均曾探索以专用信用报告替代有无违法记录证明,但均集中于金融领域应用场景。
在金融场景之外,上海还将《方案》应用场景适用于商务经营、行政管理等场景。
具体来说,商务经营场景包括参与招投标、产权交易、政府采购,接受第三方机构评估评审等;行政管理场景包括办理政务服务事项,申请优惠政策、资金支持,参与评比表彰等。
此外,《方案》首次明确界定了何谓“有无违法记录证明”。
上海市司法局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处处长于琼燕向记者介绍,实践中虽然企业开具证明的需求旺盛,但相关证明既无规范名称也无清晰界定,经常以“合规证明”“行政合规证明”“无违法证明”“无违法犯罪证明”“无不良记录证明”等名称出现。由于证明内涵不清晰,还出现了以“完税证明”“已缴纳公积金证明”“无事故证明”等充作企业有无违法记录证明的情况。同时,由于这些证明大多在企业注册地街镇、区的基层行政机关开具,仅能证明企业在出证单位管辖区域内有无违法记录的情况,其证明力也比较弱。
在收集、研究企业开出的大量证明的基础上,《方案》首次明确该类证明的内涵是“出证的行政机关对企业在本机关管辖范围内有无违法记录的证明”,并将证明名称统一界定为企业“有无违法记录证明”。《方案》进一步依法明确,在行政机关出具的市场主体“有无违法记录证明”中,违法记录是指行政机关对市场主体违反法律、法规、规章行为的客观记载。除生效法律文书确认市场主体违法行为外,其他情况均应当视为无违法记录。此外,秉持包容审慎原则,市场主体行为已依法不予行政处罚的,不列入违法记录。
上海深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政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基础。
据上海市司法局副局长刘言浩介绍,以专用信用报告替代有无违法记录证明是上海优化营商环境6.0版方案中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重要举措,被列为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改革事项。
他表示,上海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起步较早,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首先是以上海市社会信用条例为基础的信用制度逐步健全,同时上海市先后出台100多项配套制度性规范文件,立体化的信用法治体系基本形成;其次是以信息共享为导向的信用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信用基础设施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据悉,目前信用平台归集了全市80个部门1.1万条信用事项、9.42亿条查询数据,实现了全市法人和自然人全覆盖,信用报告日均查询超过8万次;第三是以深化应用为引领的信用管理机制逐步完善,信用大数据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围绕信用监管、政府采购、招投标、表彰评优等方面,实现信用查询事项2400项,同时,上海市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累计授信金额已达到7000亿元,有效缓解市场主体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信用体系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最大的难点,在于各部门、各领域的数据打通。
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中心副主任李如心告诉记者,由该中心建设运维的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是上海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法定基础平台,承担信用信息互联互通的枢纽作用。该中心将在主管部门指导支持下,加快专用信用报告相关数据归集、系统建设、报告生成、快速申诉模块开发等支撑保障工作。
目前,专用信用报告首批已覆盖发展改革、经济信息化、商务、科技、公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规划资源、生态环境、住房城乡建设、城管、交通运输、农业农村、水务(海洋)、卫生健康、安全生产、消防、审计、市场监管、地方金融监管、医疗保障、公积金管理、税务、刑事等23个领域。市场主体打开信用上海网站,完成身份认证后,选择开具用途、时间范围和查询领域,可以实时生成专用信用报告,并可以查看、下载和打印报告。此外,我们还进一步优化了信用修复、信用异议系统,具备报告出具、信用修复和异议全流程一体化服务能力。
“在建设过程中,我们探索了新兴技术应用,如依托信用数据中台,实现对海量信用数据自动化实时归集、治理和监测,有效提升数据归集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此外,探索运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搭建智能客服系统,提升智慧化服务水平。”李如心表示。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拉卡拉代理 POS机官网 领取POS机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hhrkala.com/20097.html